藏纸制作技艺
藏纸制作技艺
8世纪以来,为译经之需要,藏族人民不断学习、借鉴周边民族先进的造纸技艺,就地取材,生产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藏纸。其中以瑞香狼毒为主要原料,根据原料品质的差异,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用途和等级的藏纸。

基本内容
道孚县藏纸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孔色乡。孔色乡属山地温带气候。具有四季不分明、干温季明显、雨热同季、日照充足、降水集中、年温差小、日温差大、无霜期短等特征,适宜狼毒草生长。狼毒草不易采摘,只有在每年藏历6-8月份才能采摘,并且制作一张藏纸需要耗费3斤狼毒草的原料,所以对于藏纸技艺的传承越发艰难。

传统藏族造纸工艺一般都有去皮、划捣、蒸煮、沤制、漂洗、捣料、打浆、抄造等环节。造纸时,先把狼毒的根刨出,里边的黄心不能用,用中间白的一层,撕下来刮成细条,晒干,放水中煮一到两个小时,捞起来,把料子放到石臼里用木槌打成浆状,再搁到酥油茶桶里捣作纸浆。然后把捞纸框(木框绷纱布做成)摆在水面上。

主要特征
一、存放时间长,不被虫蛀;
二、外廓不会被虫坏或鼠食;
三、不因时间长久而损坏;
四、字迹不会模糊;
五、容易搬运和藏至高阁;
六、质地柔软;
七、墨汁不易渗透;
八、坚硬而具有光泽;
九、长时间阅读对眼睛没有副作用;
十、废纸也可以再利用成工艺制品,

传承人
藏纸制作技艺历史源远流长,主要代表性传承人为降措,降措,女, 1989年9月1日生于四川道孚县孔色乡瓦依村。老师的名字叫:尔吉交,这位老师从小起就一直很擅长拼写,很擅长他的藏文书法、藏纸等工艺。不少学生通过学习书写、藏纸、藏墨制作等方面培养了许多传承人。

从2005年开始,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了藏墨、藏纸和金线制作,学了4、5年,这期间自学和其他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年的体验和研究,后来2017年正确的学会了藏纸制作工艺,又在成都吞弥金字文化艺术苑里也进一步学习了藏纸制作、藏墨制作、金线制作等工作已经两年了。现有徒弟泽仁。
